军用腕表是在战争时代,为了避免因为时间误差给战争胜败带来的客观因素,所以军事腕表是士兵们腕间的重要伙伴。但在和平年代,军事腕表凭借硬朗的外型以及耐造的特性,也成为无数钟表爱好者以及军事爱好者们最喜欢的钟表种类之一。
对军用表有所了解的收藏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故事:大约在1945年,英国国防部(MoD)联系多家瑞士制表商,委托生产腕表,配给武装部队。这些腕表必须符合特定规格,包括防水精钢表壳、抗震防碎镜面、黑色表盘、荧光指针和时标、以及宽箭头标志(标明腕表属于政府财产)。除此之外,机芯还必须稳健、防磁、采用小三针结构,并且调校至天文台标准。十二家制表商参与其中,分别是Buren、Cyma、Eterna、Grana、积家、Lemania、浪琴、IWC万国表、欧米茄、Record、Timor和Vertex。总计交付了约15万枚腕表。这些腕表非凡独特、令人向往,收藏家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命名机会,于是参照1967年罗伯特·阿尔德里奇的电影,给予了“Dirty Dozen”的不雅绰号(影片名称原为“肮脏十二”,中文译名“十二金刚”)。Cyma腕表表壳底,刻有军用和民用序列号
“十二金刚”腕表可以通过表背镌刻轻易辨识。三个“W”指代“Watch”(表)、“Wrist”(腕)和“Waterproof”(防水)。其他可用作定义的特点包括表盘、表壳内和表壳底的宽箭头标志(证实腕表属于政府财产,指明货物类型,以便与武器区分),以及表壳底的镌刻序列号:一个为军用(一个大写字母,搭配至多五位数字),另一个为民用(标准民用列号,一些品牌将其镌刻在表壳内)。使用宽箭头标记政府货物的做法可以追溯到1585年的军需副大臣菲利普·西德尼爵士(Sir Philip Sidney),他的家族徽章中就有宽箭头标志。军用腕表,实际是由航空观测表以及海军潜水表共同发展而来,这是手表作为军用目的的两大源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进入了冷战时代,紧张的军备竞赛氛围更是推动了军表朝专业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各国军方均向传统的制表企业提出了制式军用腕表的需求,军用腕表正式进入专业时代。纳粹德国空军B-Uhr腕表
B-Uhr(Beobachtungsuhr,德语,观测表)。1935年纳粹空军公布了其对飞行导航腕表的要求设计方案,该款手表由郎坤、格拉苏蒂、万国等公司中标生产(万国由于对德国的制裁而退出了生产)。表盘12点位置的三角形标记也是德国空军领航员以无线电导航配合航图作业的专业工具叫做“时角指示器”。B-uhr观测表是公认的**款制式公发的军表。腕表本身不属于飞行员个人,每次任务返航后都需要上交归还并调校至“天文台”标准(日差6秒内,在那个年代可以说要求非常高了)。意大利PANERAI(沛纳海)
在军圈及腕表界有一种说法:最早批量装备的潜水军用腕表是意大利品牌PANERAI(沛纳海)的3646型47mm潜水表及配套潜水罗盘、深度计。沛纳海制造的罗盘、潜水表、深度计三件套,由二战意大利海军和德国海军订购(由于存世稀少,所以图中腕表为1950年产品)
陆地类军表
美国波尔军表
作为时刻面临爆炸危险**线的拆弹部队,装备的军表则是所有表中,对于坚固值要求最高的一类。打造拆弹部队军表绝非易事,美海军拆弹部队因此选择了工具表专业户波尔,波尔也是美军长期的军表供应商之一,拆弹部队军表是波尔史上最耐震的表,这块表为的就是**程度的耐受爆炸的冲击与震击。
波尔为了**限度的防震,可以说是煞费苦心,防震就犹如打太极,讲究的是一个化劲,将冲击化解,总共有三大绝招,让其神功护体,轻松应对50000Gs的考验。波尔打造了一个非常大的黑色保护内环,以**弹性的复合材料制造,包裹住整个机芯及表盘,将其位置牢牢固定,这个黑色保护内环可以有效吸收及导出撞击时的能量。同时,保护环具有经过精密计算的结构,分为两截,同时每一截都有三个圆形凸起,是为了与底盖和软铁罩做缓冲,令机芯仿佛悬挂于表壳内,大大减低撞击力对机芯的影响。不仅如此,波尔还对机芯本体做了防震升级,摆轮上醒目的红色装置就是SpringLock游丝锁系统,可有效降低外来撞击时对游丝的冲击,最高可降低66%的影响。波尔还针对“有卡度”微调结构的弱点,开发出了微调器锁,即Spring SEAL系统。Spring SEAL系统就是将微调器二次锁定,防止其产生位移,从而避免产生快慢误差。这三套组合拳打下来,让这块表具有十倍于传统防震表的性能,可以轻松抵御相当于5万重力的冲击。这块表具有软铁罩结构,在底盖后面有个防磁金属片,利用法拉第笼效应原理,可以抵御1000高斯磁力干扰。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军表上的各种功能:
在知名的飞行腕表中,万国和百年灵、浪琴均推出了双眼或三眼表盘布局,同时采用5-8针的设计,以集成普通腕表与计时码表的双重功能。
这款是IWC飞行员计时IW377709黑盘标准款,该表采用万国经典的左3眼布局:分别是12点位的30分钟计时盘、9点位的秒针盘及6点位的小时盘,并在3点位搭载了周历与日历。据图中所示,此时腕表时间为10点07分35秒,而码表功能尚未开启,故12点盘、6点盘及码表大针居于中位。腕表同时提供了启/停按钮及归零按钮,在归零键按下时,码表针会迅速返回中位,因此该功能被称为“飞返计时”。
二、潜水计时圈
当今众多的腕表外圈都会有一个带数字标志的可转动圈口。其中以劳力士的SUBMARINER潜航者系列(黑水鬼)最为**。这个可以单向旋转的棘轮式圈口叫做潜水计时圈,它最早由知名钟表品牌Blancpain宝珀发明。搭载于世界上**款专业潜水腕表——50噚(Fifty Fathoms)。作为50噚注册专利之一的可转动计时圈,其用法完全可以理解为“刻舟求剑”。当潜水员下水时旋转圈口,将菱形标志对准当前时间,在水下通过外圈与分针就能判定氧气的使用时间。测速表尺一般配合腕表的计时功能使用。测速表圈上的刻度顺时针方向呈现递减数字,盘面上的刻度根据参照距离单位设定。具体使用方式:从参照物开始处启动计时秒针,到结束时暂停,可以得出时速。例如:行驶1公里用时14秒,则可得出时速为每小时250公里,以此类推。根据盘面设计,低于60公里/时或超过1000公里/时,该功能无效。
欧米茄于1957年问世的超霸系列,就搭载了“TACHYMETER”钢制测速圈,并配合计时功能使用(这个单词的原意就是测速仪或准距仪)。测距圈是用来测量某一事发点与佩戴者之间的距离。计算逻辑与测试、心率等功能差不多,只是刻度与数字不同。实际上,该功能依托于通过记录声音传播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例如:某水兵观察到侧舷敌舰炮口闪光,同时按下计时按钮,15秒后,听到炮声时暂停,则对应上图的表盘的测距仪可读出与该舰距离为5公里。部分军医会佩戴印有“Gradue for 30 Pulsations”字样的超霸款式。该标识同样与计时功能配合使用,以30秒心跳的时间来推算每分钟的心率。使用方式为:从计时码表启动开始计算脉搏次数,到30下时暂停,即可读出每分钟心率。
例如:从计时码表启动到数到30下暂停后,假设秒针停在3点钟位置即可得出每分钟脉搏跳动120次,这样就不用一定得耗费1分钟才能获得结果,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心率测量的误差。在各种的腕表功能中,目前比较流行的设计元素是潜水计时圈,也是作为军用腕表最实用的功能。而测速圈由于载具自身携带的时速表及里程表,意义已经不大。这就是今日分享的军用表来源与特殊之处啦